浪漫篇:独步天涯——《杀手里昂》(《这个杀手不太冷》)

主演:让-雷诺

并不英俊但酷劲十足的让-雷诺加上鬼精灵般的娜塔丽-波特曼竟然让杀手的世界充满了人情味,这个杀手本是无牵无挂、独步走天涯型的,和一个小姑娘建立了奇妙的关系,使自己的杀手生涯多了很多乐趣,在他们的世界里,竟然让人觉得社会是病态的,他们是正常的,是令人同情的!(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当然也多了更多的危险。如果仅仅是一个人,里昂也许不会死得那么早了,但他永远不会后悔的……

链接:不知道是不是大坏蛋+小不点的搭档都有催泪弹的作用?凯文-科斯特纳在《完美的世界》里领着一个小男孩也起到了同样的效果。

传奇篇:二人行——《全职杀手》

主演:反町隆史 刘德华

反町隆史和刘德华是职场上的竞争对手,为了荣誉(亚洲第一)而战,为了女人而战……他们的对决更象是游戏——一个沉默寡言,一个张扬好胜,一静一动的交相辉映竟然使杀手的对决显得妙趣横生;他们的对决也象是英雄的盛宴,每一个镜头都有一种惨烈或萧索的美,明知道是虚幻,却让你沉陷其中不能自拔。出人意料的结局是让人倍感满意的,杀手有个好的结局跟爱情片有个大团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局没有两样。

链接——有点象《决战中的较量》(《兵临城下》)中裘-德洛(瓦希里)和艾德-哈里斯(德国狙击手)的交量,不同的是TOLL的故意找茬和和瓦希里身后背负祖国命运甚至是二战的使命不能相提并论。

温情篇:四人组——《杀手公司》

主演:元彬 申河俊 郑在泳 申贤俊

让-雷诺、反町隆史和刘德华都是受雇于人,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型的,而到《杀手公司》这里,规模、人数、经营方式都初步具备公司的特征——属于拥有高科技人才和装备的专业化小型杀手公司(如果规模太大,影响太大,岂不是自投死地?),但是却更多了家的温馨。这个杀手公司有同样的血型的四个职员同吃同住,甚至还有相同的偶像,不工作时过着平常人的生活,甚至有很多我们常人经常干的傻事,看新闻只是为了看他们的偶像——春兰(主持人),看她是否高兴,是否一如既往的漂亮——所以他们从来不曾明白想通过新闻了解的世界;偶尔也买些菜,尝试着做一顿被其它人奉劝再也不要尝试的难吃的饭;去杀人,反而捧回人家赠送的米糕和名贵的花草;甚至可以为了他们的偶像春兰,冒着生命危险去杀人,杀人吧还是在正上演《汉姆雷特》的豪华剧院,场面不仅不血腥还美的可以,甚至还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和警察的惺惺相惜;最后吧还有一挺纯的小妹加入……反正好事都让他们占尽了,生活蛮惬意的。没有罪恶感、没有压力、有自己的价值观、——因为人们需要他们(难道这就是杀手自古到今永不“失业”的原因?该责备的是杀手,还是那些雇佣杀手的“顾客”?或者,法律该是制裁那些不停制造血案的杀手们,还是该感谢杀手替它解决了一些本身解决不了的问题?),有转行的必要吗?所以最后看来是生意更红火了(虽然具体事务上有些小分歧、小争吵)。

杀手片的催泪小伎俩:

一、杀手难过美人关。从《杀手里昂》里的小祸水,到《职业杀手》里的性感小时工,到《杀手公司》里的新闻主播和孕妇,都是那些号称只把钱当爹、很有“职业道德”的杀手们永远闯不过的难关,永远解不开的桃花结。想要让观众的眼泪买账,爱情牌如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是百试不爽的。

二、和警察大哥建立微妙关系。杀手的世界里惺惺相惜的少(同行是冤家?),反而杀手与警察之间往往能建立奇妙而特殊的关系——《职业杀手》里,任达华(警察)象中了魔似的如一个穷困潦倒的作家,只能沦落到为杀手写自传的地步;《杀手公司》里的警察竟然“逼着”在警局持枪且开枪的杀手申俊贤安然无恙的离开(警察是这样赢得观众的好感)!——看来“英雄所见略同”并不适用与杀手片。

三、除了枪,让他们拿点儿别的。比如,《职业杀手》里的O(反町隆史)对各国麦当劳里的史努比情有独钟——每次“出差”回来,必带的纪念品,是不是很“かゎぃぃ”(可爱的)?《杀手公司》里的杀手更是买菜、做饭、抱花、追星……多么热爱生活的人!——容易让观众放下戒心。给婴儿换尿片的杀手怎样,应该对女观众很有“杀伤力”!

四、把被杀者玩具化。看这样的片,你是否考虑过那些被杀的人?当然没有,因为影片从来没有告诉过我们他们该死的原因。他们几乎没有台词,出来就是送死。别太认真,就当是看别人打电玩吧,影片如果叙述得那么详细,那还了得?我们观众的心可都是肉长了,怎能任你杀手随便荼炭生灵呢?

补充说明:如何让杀手片升级?这么几个人永远只是小打小闹,只是上不了台面的黑社会,所以增加人数,增加……直至成为一国的军队,然后打着维护和平的旗号、以正义的名义,去杀人!!杀手片便堂而皇之被冠以“战争巨片”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