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1月8日-1月24日在博古舍夫斯克方向上的进攻,推进2-4千米,亡5517人伤19672人,合计25189人。苏军出动16个步兵师(第一梯队11个步兵师)、12个炮兵旅、6个统帅部预备炮兵团、1个坦克军、6个坦克旅和8个自行火炮团,295辆坦克;敌军为第4集团军的4个步兵师、2个摩托化师和9个炮兵团,坦克130辆
这次战役苏军出动了第33和第5集团军,进攻在1月8日10时正式开始,经过了35分钟炮火准备。进攻首日,第33集团军步兵第371师(师长阿列克谢连科В.Л. Алексеенко,1944年2月22日晋升少将)夺占利波韦茨(Липовец)、扎波鲁德(Запруды)、马卡罗沃(Макарово)和扎莫什采夫(Замошенцев)北部。为了发展进攻,第33集团军司令多尔科夫投入了近卫坦克第2军去切断维捷布斯克-奥尔沙公路,并占领奥尔沙。不过由于坦克军在进攻作战中损失巨大,所以任务没有得以完成。
而第5集团军只有步兵第72军有所斩获,攻占了德军堡垒什尔亚基(Шеляги),这样苏军可以从侧后夺占维捷布斯克-斯摩棱斯克公路。
不过苏军的进攻很快就遭到了德军的反冲击。1月11日,德军在2个坦克营(50辆坦克)支援下击退了苏军第33集团军步兵第42和第371师的进攻并重新占领姆亚科罗沃(Мяклово)、卡尔波维奇(Карповичи)、马卡罗沃以及扎莫什采夫。面对德军的优势兵力反冲击苏军的抵抗很微弱。1月13日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梅赫利斯中将(1943年12月16日-1944年4月19日担任,1944年7月29日晋升上将)向斯大林作了汇报:“第33和第5集团军的部队人员严重不足,步兵师平均只有2500-3500人。步兵团只有1-2个步兵营,步兵营只有1-2个步兵连,步兵连只有18-25人”。
20世纪初的维捷布斯克
1月15日方面军司令投入了近卫坦克第2军试图扩大战果。当天日终前,该军所属近卫坦克第4旅占领了科伦基国营农场,到达切尔卡瑟(Черкасы)和舒加耶沃(Шугаево)一线,之后也无法继续进攻。
1943年12月23日到1944年1月20日,德军在第5和第33集团军进攻方向调来了3个步兵师、1个装甲掷弹兵师、2个摩托化师和2个统帅部预备队炮兵团,大大增强了德军的防御和反冲击能力。德军甚至可以在1天发动10-12次营团规模的反冲击(25-30辆坦克掩护下)。
同样在1月份,方面军的友邻白俄罗斯方面军在1月8日-1月30日进行了卡林科维奇-莫济里战役,收复了卡林科维奇和莫济里,向前推进了15-60千米。方面军参战23.26万人,损失56157人-纯减员12350人,伤病减员43807人;德军第2集团军十日报告称损失5864人-亡1079人伤4347人失踪438人。
整个1月份,按照德军中央集团军群10日作战损失报告,共损失39070人-阵亡7452人受伤26666人失踪4952人。
卡林科维奇-莫济里战役
尽管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在戈罗多克战役中战果不错,不过大本营规规定的攻占维捷布斯克任务却未能完成,于是大本营命令西方面军参加战役,并将波罗的海第1方面军的第39集团军转隶给其。波罗的海第1方面军突击集团突击第4集团军和近卫第11集团军,奉命从西北向维捷布斯克实施进攻。西方面军第33和第39集团军则在第5集团军支援下从西南方向进攻。
2月初,维捷布斯克再次爆发激烈战斗。两个方面军在南面切断了通往奥尔沙的公路,距离维捷布斯克-奥尔沙铁路只有4-6千米,在西北和东南更深远包围了维捷布斯克。德军则向维捷布斯克调集了大量的预备队,实际已经集中了坦克第3集团军全部兵力,共有15个师-1个坦克师,17个统帅部预备队炮兵营、6个迫击炮营、5个强击火炮旅、2个重型坦克营和2个重型反坦克炮兵营。
此时苏军则实力严重衰弱,平均每个步兵师只有4000-5000人。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的突击第4集团军和近卫第11集团军加上配属给他们的2个坦克军一共只有126辆完好的坦克。而西方面军的第33与第39集团军加上配属的1个坦克军只有125辆坦克。
西方面军于1944年2月3日-2月16日在维捷布斯克方向上的进攻,苏军出动16个步兵师(第一梯队9个步兵师)、15个炮兵旅、9个统帅部预备炮兵团、1个坦克军、2个坦克旅和2个自行火炮团,129辆坦克,火炮密度115-140门每千米;敌军为5个步兵师、9个炮兵团和140辆坦克,后又增加2个步兵团
2月3日,第33和第39集团军发起了进攻。不过由于炮兵弹药不足,完全没有压制住德军火力。在前进了3-3.5千米后,进攻完全被德军炮火所阻止。
2月4日,进攻重新开始,这次进行了10-15分钟炮火准备。进过激烈交战,日终前苏军前进了1千米。第33集团军突破了德军鲁切萨水障碍(宽度50米,深度1.5-4米,河岸峭壁达45-60度角),到达鲁切萨河西岸;同时占领了帕夫柳琴基(Павлюченки)、博恩迪诺-莫辛诺(Бондино-Мосино)、布科什季纳(Букштына)和姆亚科罗沃。不过这些占领的桥头堡无一例外都遭到了德军在炮兵和航空兵掩护下的反冲击。为了扭转不利局面,戈尔多夫投入了第二梯队的步兵军,不过已经时机不对,因为第一梯队的步兵军在前两天作战中损失惨重。短短两天,第33和第39集团军就损失了3600人。而第5集团军的2个步兵师在2月4日晚就又回到了原先的出发阵地。
2月9日,第33和第39集团军调整后再次发起攻势,依然被德军强大火力所阻止。这次进攻再次失败,苏军只是夺占了波波夫卡(Поповка)、谢柳特(Селюты)、帕夫柳琴科、博恩迪诺-莫辛诺、诺维基(Новики)、布科什季纳这几个居民点。而在北面的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突击集团经过苦战,向西前进了数千米。西方面军在这次战役推进3-4千米,亡9651人伤32844人,合计42295人。
1944年1月德军在白俄罗斯
在进攻维捷布斯克的同时,西方面军还在1944年2月22日-2月25日在奥尔沙方向上进行了局部进攻。苏军出动了第5和第31集团军,推进了2-4千米,占领了几个居民点,亡1288人伤4479人,合计5767人
与此同时,方面军南翼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在2月21日-2月26日实施了罗加乔夫-日洛宾战役,在2月24日解放罗加乔夫并进抵日洛宾接近地,在第聂伯河右岸夺去了一个正面60千米、纵深25千米的有利战役登陆场,大大改善了尔后在博布鲁伊斯克方向进攻的条件。方面军参战23.2万人,损失31277人-纯减员7164人,伤病减员24113人。
整个2月份,按照德军中央集团军群10日作战损失报告,共损失32210人-阵亡5867人受伤23576人失踪2767人。
罗加乔夫-日洛宾战役
在第一次进攻维捷布斯克未果后,西方面军又在1944年2月29日-3月5日再次发动进攻。苏军计划出动第39、33和第5集团军,但之前的问题同样存在,苏军进攻部队人数严重不足。例如第5集团军各步兵师人数情况为- 步兵第97师3717人、步兵第157师3630人、步兵第159师3450人、步兵第184师3564人、步兵第277师4685人和步兵第338师3605人。而第33集团军也只是在2月21日接收到了基本未经训练的16295名新兵。第39集团军在3月1日准备进攻的第一梯队4个步兵师调到萨哈诺夫卡和申科夫卡一线,不过同样缺少兵力和装备。例如所属步兵第84军有16个15-25人的步兵连,6个25-35人的步兵连,4个35-45人的步兵连,5个45-55人的步兵连和2个55-65人的步兵连。而且弹药也严重不足,在进攻开始前,122毫米榴弹炮只有0.44个基数,122毫米加农炮只有0.12个基数,而152毫米榴弹炮情况稍好也只有0.5-0.7个基数。在北方的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则在维捷布斯克以北突破德军外围防御阵地。
整个战役,苏军出动15个步兵师(第一梯队13个步兵师)、1个步兵旅、7个炮兵旅、10个统帅部预备炮兵团、6个坦克旅,87辆坦克;敌军为5个步兵师、10个炮兵团和90辆坦克。这次战役,西方面军只是推进2-6千米,亡2650人伤9205人,合计11855人。
维捷布斯克第二次进攻作战失败后,西方面军紧接着在1944年3月5日-3月9日在奥尔沙方向开始进攻。苏军出动8个步兵师(第一梯队3个步兵师)、6个统帅部预备炮兵团、1个坦克旅和2个坦克团,80辆坦克,火炮密度100门每千米;敌军为1个步兵师、3个炮兵团和35辆坦克
进攻由第31集团军实施,计划越过明斯克公路,占领维德利察、科罗比舍(Коробище)、安德里亚诺沃(Андрияново)、普加切沃(Пугачево)和加特科夫齐纳(Гатьковщина)一线。
进攻在3月5日上午9时30分开始,进行了50分钟炮火准备。在15-20辆坦克支援下,苏军步兵第88、331、192和第247师一部占领德军第一道防御阵地。为了这一进展,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交火。之后苏军再也没有任何进展,而德军第78步兵师在航空兵支援下迫使苏军转入防御。这次战役,苏军前进不超过1千米,亡1898人伤5639人,合计7537人。
休整了10天之后,西方面军又于1944年3月21日-3月29日在博古舍夫斯克方向上发起进攻。苏军出动9个步兵师(第一梯队6个步兵师)、10个炮兵旅、6个统帅部预备炮兵团、5个坦克旅和4个自行火炮团,73辆坦克,火炮密度100-150门每千米;敌军为2个步兵师、5个炮兵团和40辆坦克
苏军的МЛ-20型152毫米加榴炮准备发射
苏军出动了第33和第5集团军,主要攻击由第33集团军步兵第42、173、215和第199师和坦克第23和第213旅实施,任务是突破德军在扎兹布(Зазыбы)和德鲁比诺(Дрыбино)的防御,前进至亚兹科沃和阿列斯科沃并切断维捷布斯克-奥尔沙公路。苏军弹药情况为45毫米火炮1.3个基数、76毫米加农炮1-1.2个基数、122毫米榴弹炮和加农炮1.2-1.3个基数以及152毫米榴弹炮1.4-2.5个基数。
3月21日第33集团军突破德军第299和第14步兵师防御纵深1-4千米,进抵维捷布斯克-奥尔沙公路的沙尔基(Шарки)、库兹缅茨(Кузменцы)和耶夫列缅基(Ефременки)一线。然而第二天德军就发起了反冲击又重占了这些地区。
第5集团军的进攻也在3月21日开始,经过了25分钟炮火准备。第一天苏军突破敌军纵深2-3千米,夺占波波维基(Бобовики)和斯塔利纳村(Старина)。第二天,步兵第157和第97师先头部队抵达苏霍德洛夫卡河(Суходровка)和罗索谢纳河(Лососина),而步兵第157师的2个步兵团更是到达了切尔卡瑟西北。然而由于没有预备队和强大炮火支援,这些成果无法得以保住。本次战役,苏军楔入德军防御纵深1-3.5千米,亡9207人伤30828人,合计40035人。
整个3月份,按照德军中央集团军群10日作战损失报告,共损失20369人-阵亡3739人受伤14912人失踪1718人。
维捷布斯克街区的战斗
总之,1943年10月12日-1944年4月1日,西方面军共进行了11次进攻作战,在这些作战中共亡62326人伤219419人,合计281745人,再加上其他方向上的损失,共有330587人。此外,同一时期,方面军病员有53283人。而在1944年1月到4月18日的作战,西方面军一共损失207981人-纯减员41962人。
历次进攻作战都有一定的兵力兵器优势。然而西方面军在有优势兵力情况下进攻未果,完全是方面军领导不尽人意的领导指挥造成。
对于这一时期的作战,德军战史如此描写:“自从中央集团军群在晚秋阻住了追击它的俄军,并在第聂伯河及第聂伯河以西地区暂时挡住他们的进攻之后,俄国人在东线中央便致力于攻占他们认为对尔后战役目标很重要的那些出发地区,致力于牵制德军兵力,并在德军防御不特别坚固的地区实施战役规模的突破。。。
在新年的头几个月,维捷布斯克是经久不衰的战斗基点。当俄国人于12月进至波洛茨克-维捷布斯克铁路,并逼近普斯科夫-基辅公路及其以西铁路之后,便连续实施了两个战役,以通过两面包围攻占维捷布斯克。第一个战役1月3日持续到1月18日,这些进攻行动同往常一样,是在最猛烈炮火支援下,并且不惜牺牲大量有生力量而进行的,其唯一成果是俄国人切断了维捷布斯克以南普斯科夫-基辅公路。在个别地段,他们还抵达鲁切萨河,甚至约过了奥尔沙-维捷布斯克铁路。
第二个战役在2月3日-2月17日进行。这次德军不得不最大限度集中自己的所有力量,以便守住城市西南和东南防线。虽然德军遭受了严重损失,但他们使敌人无法实施决定性突破,后者当时投入进攻的兵力有53个步兵师、10个坦克旅和3个炮兵师。之后,在维捷布斯克只偶尔发生战斗,但无论从持续时间还是从紧张程度上看,都没有达到过去的规模。
德军第2集团军司令魏斯,1943年2月3日-1945年3月12日任职
在奥尔沙地域的莫斯科-明斯克公路干线附近,俄国人多次受挫后,再也没有实施大的进攻行动。而在莫吉廖夫方向,他们只是在3月25日-31日中的某一天,企图在庞大的航空兵支援下实施密集突击,突破德军在普罗尼亚河与第聂伯河之间已经拉直的防线,但未得逞。不过,他们在1-2月份对第9集团军阵地实施了强攻,以便从博布鲁伊斯克前出。
1月8日,敌人由别列津纳河以南地域发起冲击,随后又在更南面,对在莫济里南北占领特别不利防守阵地的第2集团军正面实施冲击。到1月11日,俄国人在莫济里和别列津纳河之间已经突入相当大的纵深,致使第2集团军遭到北面的深远迂回。在合围希望落空后又将突击重点转移到了在别列津纳河以南地区的第9集团军。在月底之前,这两个集团军多次实施退却机动,终于保持了它们之间一度曾中断的联系。
在10天间隙之后,他们又企图夹击博布鲁伊斯克,即对第9集团军南翼再度发起冲击,并由东面对其北翼实施突击。德军及时撤出罗加乔夫登陆场并在德鲁季河下游恢复了同第4集团军中断的联系,之后在罗加乔夫以南新的防御地区击退了俄国人的突击。。。”
德军第9集团军司哈尔佩1943年11月4日-1944年5月1日任职
1943年12月8日,西方面军副司令霍津(М.С.Хозин)上将因为“无为和不积极的态度”被解职,而其本人也在12月份的奥尔沙进攻作战中受伤,伤愈后的1944年3月改任伏尔加沿岸军区司令。
在此期间,西方面军消耗了大量弹药,共7261车皮。根据统计,1943年3月-1944年3月,西方面军一共消耗了16661车皮弹药,而同一时期白俄罗斯方面军消耗了12335车皮,乌克兰第一方面军消耗10945车皮,乌克兰第4方面军消耗8463车皮。正是由于实施多个匆忙准备的进攻战役,才导致了兵力兵器的大量而不合理的消耗,当然也包括弹药消耗。
为了弄清失利原因,最高统帅部向西方面军派出以国防委员会成员马林科夫(Г.М.Маленков)为首的特别委员会,成员中还有工农红军政治总局局长谢尔巴科夫(А.С.Щербаков)上将、副总参谋长什捷缅科(С.М.Штеменко)上将、副总参谋长库兹涅佐夫(Ф.Ф.Кузнецов)中将(1944年7月29日晋升上将)和什莫纳耶夫(А.И.Шимонаев)中将等。根据了解的情况,委员会在1944年4月12日起草了专门的报告№5606сс,指出了方面军、集团军(特别是第33集团军)首长和参谋部工作的许多严重缺点,涉及侦察的组织、军队突破防御的行动组织、战斗队形编程的方法、进攻的实施,以及坦克和火炮的战斗使用等。
1943年斯大林与马林科夫在莫斯科观看缴获的德军Ju87D和FW200C
链接-报告主要内容
1.西方面军在过去6个月的无效作战:从1943年10月12日到1944年4月1日西方面军在索科洛夫斯基大将指挥下在奥尔沙和维捷布斯克方向进行了11次战役,并就每次战役双方参战兵力兵器比较和结果进行了一一列举,指出在过去6个月西方面军一连串进攻的失败造成了人员的大量损失和弹药消耗,他们的解释是敌军拥有强大的兵力和预备队,但这个解释不能令人信服。实际上在每一次进攻中,西方面军在人员和装备上都比敌军有优势,应该获得成功。由于这些战役的失利,在斯摩棱斯克战役后西方面军实际是停留在了原地(斯摩棱斯克-明斯克方向),形成了对苏军十分不利的战线轮廓。这个轮廓实际上是一个突向苏军纵深达到150千米的突出部。在这个突出部,在距离莫斯科最近的距离上有德军重兵集群。而部署在列佩利、莫吉廖夫和明斯克三角地带的德军航空兵可以沿着最近的方向对西方面军、波罗的海沿岸方面军和白俄罗斯方面军的重要设施和交通线实施突击。
2.炮兵的重大缺陷:我军炮兵,尽管在数量和质量上比敌军具有优势,但无论是在炮火准备期间还是在进攻作战期间都没有有效压制敌军炮兵。在作战中,大量未被我军炮兵火力压制的敌军火力点给进攻的步兵造成了重大损失,无法有效协同步兵的进攻。此外,我军炮兵在反敌炮兵作战中也表现欠佳没有达到对其提出的要求。
西方面军司令索科洛夫斯基大将、原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布尔加宁中将和方面军炮兵司令卡梅尔上将没有意识到和发现炮兵组织的这些错误和缺点。炮兵部队存在的这些问题和缺点没有被指出、没有从中汲取教训也没有力图去纠正和改善。直到今天,从方面军到集团军都没有下达过一份命令指出炮兵在进攻作战中存在的问题并重新予以调整和部署。由于集团军和方面军指挥官的这种错误态度,使得炮兵部队在进攻作战中一再重复之前的错误。
3.进攻的规划与准备不足:主要表现在突破地点选择随意,突破宽度过窄等
4.作战时错误的战斗队形编成:主要是第一梯队实力有限,大量部队集中在第二梯队和预备队
5.坦克使用的缺点:在所有的作战中坦克部队过早用于突破敌军防御纵深,直接与步兵部队协同作战,蒙受了重大损失。造成这一损失的主要原因是敌军的反坦克火器并没有被我军炮兵火力所摧毁和压制,而且坦克、炮兵和步兵之间也没有很好的协同。
6.关于总部:主要是距离前线100千米指挥而且官僚作风严重怕承担责任不肯决定任何事
7.关于情报工作:整个军事情报的搜集没有组织,都是计划外的,而且情报搜集工作准备不足且实施程度不够;由于优柔寡断以及没有认真和精心的组织情报收集工作,而且往往没有提供火力支援,结果造成情报收集活动相当一部分遭到失败并且造成极大的损失。出了战场侦察之外,航空侦察、无线电情报搜集同样不令人满意
8.戈尔多夫指挥的第33集团军情况:第33集团军在西方面军编成中参与了许多作战。按照西方面军指挥部说法,该集团军做出了很多贡献是方面军中表现最好的集团军。
然而事实证明并非如此。戈尔多夫对于军队的指挥显得毫无章法,并不是精心的组织和准备一次进攻,不是依靠与其他兵种的协同,而是指望步兵就可以攻破敌军的防线。该集团军的损失就可以说明问题,他们的损失人数占了前线损失人数的50%以上。由于戈尔多夫的粗暴严酷指挥,造成作战组织混乱和指挥员大量损失。他所指挥的第33集团军,在半年时间里伤亡了4位师长、8位副师长、33位团长和副团长、174位营长。而且在作战指挥管理下,水平低劣,经常辱骂下属。
而方面军指挥部对其的这些行为并未加以纠正,还并继续视其为最好的集团军司令。
9.关于方面军指挥部:指出西方面军一系列进攻作战的不成功,主要是方面军指挥部的指挥问题,整体指挥上不靠前指挥,凭空想象,一厢情愿的给下属部队下达不容置疑的命令,不接受任何建议与批评。
10.小结:从1943年10月至1944年4月西方面军尽管在兵力兵器上比敌军具有优势并且数量上的优势消耗了大量的弹药,但进攻没有任何进展。在过去六个月,由于方面军的错误指挥造成了一次次失败。西方面军未能履行最高统帅部分配给它的任务,并在人员和装备损失惨重,这是方面军司令部管理不善造成的结果。
就方面军主要人员的错误进行了小结并就今后工作安排提出了建议
库兹涅佐夫上将,1943年任副总参谋长,1949年2月任总政治部主任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