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中医药大学

福建中医药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医科大学,创建于1958年,前身是福建省卫生学校,2002年被确定为本科教育试点院校,2011年成为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单位之一。

学科专业

学校设有14个二级学院,其中一级学科涵盖医学、中医学、中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护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等10个门类。涵盖了临床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预防医学、公共卫生等36个本科专业;拥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后流动站。

师资力量

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和业务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有教授、副教授等专职教师430余人,其中硕士生导师131人,博士生导师46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医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等知名专家学者多人。同时还聘请了25名特聘教授、7名兼职教授、8名名誉教授、10名海外教授,以及近千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实践骨干作为学校的客座教授。

科学研究

学校注重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承担和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攻关项目,在中医药领域取得了多项独特成果。学校近五年来,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16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61项;咨询服务项目513项;科技成果转化10余项。在科研方面,福建中医药大学有着很强的专业特色,师资力量也非常强大,学校与中医药领域的医院院所、企事业单位等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校园生活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依山傍水,四季风景各异。全校师生将自己的生命与健康交到这个大家庭里,在这里学习、成长、实践,同时也在这里结交了一生中的好友。校园有各种社团、学术科技平台和文化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生活,增强了同学们的社交能力和文化素养,并生动了大家对未来的向往和憧憬。

总之,福建中医药大学是一所重视教育和科学研究的高等学府,通过多年的积淀,以严谨求实的精神,为培养具有良好医学素养及综合素质的新型医学人才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福建中医药大学——传承中华医学文化的重要基地

福建中医药大学,简称“福中大”,是福建省唯一一所综合性中医药大学,前身为福建中医学校,创办于1958年。历经数十年的办学发展,福中大已成为一所教学科研水平较高、中华医学文化传承较为突出、在国内外久享盛誉的中医药高等教育机构。

学科专业齐全,中华医学文化传承有力

福建中医药大学是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重点支持高校、教育部“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试点高校,也是全国中医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规范化试点高校。学校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福建省重点特色学科4个,学科专业齐全。其中,传统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等是福中大的优势学科。

福中大注重中华医学文化传承,开设了中华医学系、针灸推拿系、医史文化系等特色系科,并建设了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收集、保护和展示与中医药文化相关的各类实物、文献资料和器具,为广大师生了解中医药文化、了解中华医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实力持续提升

福中大有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通、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26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700余人。学校还聘请了一批著名的中医名家、中西医结合专家和外籍教师,形成了以中医药专家为主体、中西医结合骨干教师为特色的师资队伍。

科研实力是一所高等院校的重要标志之一。福中大历年来科研项目数量稳步上升,科研经费投入逐年增加。2019年,学校科研经费总额突破亿元大关,科技成果显著,拥有发明专利40余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00余项。

教育教学质量受到高度认可

福中大始终以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的办学理念,确保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和创新发展。学校现有本科教育20个本科专业(含中医五年制)和25个硕士、博士学位授权领域,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认可。

福中大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化素质教育,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社会服务等多种活动,引导学生树立“仁爱、博学、笃行、创新”的校训精神,培养了一大批素质高、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

荣誉殊荣,国际合作广泛开展

福中大在中医药领域赢得了良好的声誉,荣获了国际性和国内性的多项荣誉和殊荣。学校先后获得“中华医学会科学技术奖”、“全国先进文化单位”、“福建省文明单位”、“福建省dv88讲解员培训基地”等荣誉,先后被授予“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最具国际化影响力高校”等称号。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德国、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所高校建立了紧密联系,并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结语

福建中医药大学是中华医学文化的重要基地,也是培养中医药专业人才的重要摇篮。学校将继续深入挖掘中华医学文化宝库,在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人民健康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中华医学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福建中医药大学:培育热爱中医药的医学人才

福建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中医药为特色的本科大学,坐落于福建省福州市,学校始建于1958年,是福建省乃至全国最早开设中医药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弘扬中华文化,传承与发扬中医学术传统,培育热爱中医药的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人才,其目标是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中医药教育与研究中心。

良好的师资力量

福建中医药大学拥有一个优秀的师资队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达到57.52%,博士生导师49人,硕士生导师128人。学校拥有一大批知名专家教授,包括5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5位福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9位福建省中青年拔尖人才,1位福建省优秀科技工作者,4位千人计划专家等。他们在中医药教学与研究方面拥有广泛而深厚的知识储备,并且长期与国内外一流医学科研机构开展深入合作,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优质的课程体系

福建中医药大学的课程体系十分完善,并且具有鲜明的中医药特色。学校现有本科生22个专业,涵盖中医、针灸推拿、中药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等领域,其中中医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与此同时,学校还拥有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培养了中国乃至全球的大量骨干人才。

优秀的科研实力

福建中医药大学致力于中医药理论及临床研究,拥有建筑面积达到4.38万㎡的福建省中医药特色与传承创新中心、14个研究所或实验室、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3个临床研究中心。此外,学校还与国内外数十个高水平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共同开展高水平的科研活动,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的科研成果。这些成果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医学、药物研发等领域,得到了各界的高度评价。

育人为本,注重综合素质教育

福建中医药大学一直将育人工作作为校园工作的重点,开展了多项具有特色的育人活动。学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培养其具有坚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专业素养、创新意识以及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等综合素质。另外,学校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和社会服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为推动福建省及全国中医药产业发展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结语

福建中医药大学以其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师资力量优秀、课程体系完善、科研实力雄厚、育人工作扎实等优势而备受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与关注。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深化改革,探索创新,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为国家的中医药事业发展、为社会医疗健康事业的不断推进作出更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