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简介
重庆医科大学(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QMU)是一所以医学为主,具有多科性的本科院校。学校前身为1949年创建的四川卫生学校,之后发展为西南地区规模较大的医科大学之一。学校位于中国重庆市渝北区金山大道1号,占地面积119.5万平方米。目前,学校下设13个学院、26个本科专业和7个硕士研究生专业,其中临床医学、生命科学、护理学等三个学科是重庆市重点学科。
办学特色
建校66年以来,重庆医科大学一直致力于以医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形成了“以本培植,以专突破”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特别强调临床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注重与临床紧密结合,设置了一批具有先进水平和特色的临床教学实验室和教学病房。
同时,学校积极构建国际化办学平台,与世界各国的医学院校和卫生系统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留学交流和访学实践机会。
师资力量
重庆医科大学拥有一支经验丰富、学术造诣深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3000余人,其中高层次人才特别突出,涌现出了包括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一大批人才。
学院还聘请来自国内外各类知名医药企业、研究机构和拥有博士学位的世界级专家学者来校工作。他们为学校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科研成果
重庆医科大学一直注重科研创新,拥有完备的科研平台和科研创新人才。学校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生物健康产业基地重庆市分中心,开展了许多国家级和省部级的科研课题,如“十二五”治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临床试验准备和研究,重庆市传染病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学校的科研实力长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历年来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多项自主创新和核心技术的重大科技成果,在基础研究和转化医学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教育与社会服务
重庆医科大学注重培养具有情怀和责任的优秀医学人才,在该领域引领着中国学生的社会进步和伦理道德进步。学校积极参与各种公益事业,为社会健康做出贡献。
同时,学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与各个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人才培养和转化创新提供了优秀的平台与机会。学校更是设立了职业生涯指导中心,积极助力学生完成人才的转型,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的价值。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校发展的需求,重庆医科大学正在积极推进医学教育、原始创新、技术转化和人才培养等领域的深化改革,全面提升自身学科实力和国际化影响力,并全力投入到我们的使命中——使社会更健康,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重庆医科大学介绍
重庆医科大学,简称重医大,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也是重庆市“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支持的高水平大学之一。学校前身是成立于1956年的西南医科大学,2000年更名为重庆医科大学。
学术特色
重庆医科大学是一所以医学为主干,理、工、管、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校,拥有一流的学科优势,形成了“以学科带融合、以融合促发展”的学科发展模式,建立了“全员教育、全方位培养”育人体系。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9个,其中一流学科建设学科8个,重点学科13个,优势特色学科10个;共有全日制在校生26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5000余人,研究生6000余人。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近3000人,其中专任教师1700余人,其中有国家“千人计划”人才4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人才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4人、全国优秀教师10人、卫生部“楼梓英学术带头人”7人。学校教师队伍日益壮大,师资力量不断增强。
学科建设
学校积极开展学科平台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协同创新中心、科技创新平台和高水平医院。学校依托一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机构,一批育苗性、突破性科研项目得到国家部委资助。学校坚持开放创新、跨学科创新,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科研机构的合作,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模式,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国际交流合作
重庆医科大学注重国际交流合作,现已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德国、日本等8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学生交流、教师互访、联合研究等活动。学校先后与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哈佛医学院、日本京都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等著名高校和医院签署合作协议,为学校的国际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校园文化
重庆医科大学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全面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特色文化活动,如重医大春晚、艺术节、运动会等,也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社会服务
重庆医科大学深入实施“服务三农”、“送医下乡”等社会责任工程,积极承担地方医疗卫生国家重大科研及新药研发任务,为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积极推进医疗健康服务,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为推进国家健康中国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重庆医科大学作为一所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高等医学院校,正以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为构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和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医学人才而不断发展壮大。
重庆医科大学介绍
重庆医科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水平院校,是重庆市唯一一所博士学位授权高校和重庆市人民政府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建高校。
重庆医科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6年,是中国医学界享誉国内外的药理学泰斗、著名教育家和医学专家黄炎培先生亲笔题写的校名。学校现有本科、硕士、博士3个层次的教育体系,拥有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设有59个本科专业,其中有1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学校特色
重庆医科大学是医学类院校中唯一被评为“卓越医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是国家首批医学硕士教育改革试点高校,也是全国卫生健康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高校。学校在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药学、中西医结合、护理学等领域具有强大的学科优势和深厚的研究基础。学校和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了合作交流,为加强国际医学教育和科研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师资力量
重庆医科大学拥有一支高水平、有实战经验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一批国家、省部级教学名师、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一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以及一批出类拔萃的青年教师。学校遵循“立德树人,崇德尚智”的办学理念,注重教师的教学及科研工作,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在一个优良、高尚的学术氛围中成长。
学科建设
重庆医科大学是教育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水平学科建设高校,是重庆市“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重点高校。学校设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重庆市特色学科8个、重庆市一流特色学科24个;开设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中医学、医学技术学、管理学、信息学等9大学科门类,涉及医、理、工、管、文、法等多个学科领域。
校园建设
学校校园占地500余亩,建筑面积150余万平方米。学校倡导绿色、环保、人文、和谐的建设理念,校园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学校建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实验室、影音馆、艺术馆、健身房等一体化的现代化教学设施,为学生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校园文化
重庆医科大学以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为己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积极开展各项文化活动。每年举行的“校园文化节”、“创新创业成果展”、“运动会”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学校注重建设“四心”校园文化,即爱国心、创新心、进取心、责任心,为学生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发展规划
未来,重庆医科大学将持续深化医学教育改革,突出人才培养质量优先,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跨越性发展;着力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把学校建设成为高质量卓越医学研究型大学;不断拓展合作交流领域,在更广泛的国际交流合作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