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个粉丝私信我,让我帮他看一下他孩子的这个检查单,他自述孩子的乙肝五项都是阳性,这是什么意思?孩子今年刚好六周岁,前两天打完流脑疫苗,然后做的这个两对半,难道打疫苗对两对半也有影响吗?他说了全阳性,并且孩子只有六岁,这可把我吓了一跳,我赶忙看了看他的检查单,才发现是闹了一个乌龙,虚惊一场。正好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个检查单怎么看,都代表什么意思。
1. HBsAg(表面抗原):若结果 ≥ “参考范围”或 阳性(+)表示感染乙肝。
临床意义:为已经感染病毒的标志,并不反映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强弱。
2. HBsAb(表面抗体):是唯一一个“期待”阳性(+)的项目!按照WHO标准,大多数厂商的参考范围为≥10 IU/L(也有厂商参考范围为≥1),通常认为<10 IU/L, 需立即接种乙肝疫苗,≥100 IU/L才具有保护效力。乙肝疫苗接种者,若此项为阳性代表接种成功;若感染病毒后经药物治疗或免疫系统开始清除病毒也会出现表面抗体阳性的情况。
临床意义:为保护性抗体,为是否康复或是否有抵抗力的主要标志。
3. HBeAg(e抗体):通常结果≥1提示阳性(+),也有部分厂商<1提示阳性(+),为e抗原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此特异性e抗体能够和e抗原结合。
临床意义:体现病毒复制停止的主要指标,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较弱,但抗-HBe和抗-HBs不同,e抗体不是保护性抗体,不代表患者有了免疫力。部分慢性乙肝患者可能存在HBeAg与抗-HBe同时阳性的情况。
4. Anti-HBe(e抗体):表示的是病体内乙肝病毒的复制是否受到抑制。
5. Anti-HBc(核心抗体):通常结果≥1提示阳性(+),也有厂商≥0.5提示阳性(+),提示是否有过乙肝病毒的感染或暴露,故抗-HBc(核心抗体)是一项病毒感染的标志。
临床意义:曾感染或感染期出现的标志。核心抗体IgM是早期急性感染的标志物,多用于辅助判断“两对半“检查的模式判读。
此外,大多数阳性或阴性结果出现在“临界值”附近,不能通过阴或阳性一概而论;或出现在长期慢乙肝患者、检查期间服用特殊药物或补品、早期妊娠或某些肿瘤患者、各种因素导致的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的患者等等,此情形还需专业医生结合肝功能、HBV DNA、影像学等与临床症状综合判断病程状态和治疗手段。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