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

岳阳楼,共七层。这座楼台,巍然屹立于洞庭湖畔,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建筑之一。楼高七十余米,层层相承,犹如一道天险,洒落着满天辉煌。

高楼大厦之家

这样的建筑,在中国历史上不在少数,例如乃至于秦好书的《两都夜泊》:“才登太行顶,风急天高猿啸哀。未到长城屡见山,向南路上见庐峰。”在这里,秦观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大自然的画面,尽管如此,他的目光仍然集中于 “庐峰” 之上,那是一座楼阁,它高居山岗,矗立于百无聊赖之处,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无穷的精神力量。

观众惟楼台沉思

这样的楼阁,既是人类创造力的结晶,同时也是人们的精神寄托。在明代文学家王安石的笔下,“千古名高胜迹,今人多作楼台。”他这样说,是因为在当时的社会里,楼阁不仅代表建筑技术的进步,更代表着人们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是人们用自己的力量让自己的文化得到了传承。

江天一色无纤尘

而今,在我们的城市里,也有这样的楼阁屹立其中,例如南京的鼓楼、长沙的岳阳楼、重庆的渝中区以及连云港的海晏楼等等。人们在这里,可以凝神沉思,感受不一样的文化气息,这些楼阁就像是一扇门,带领着人们进入历史和文化的景象中,领略那不一样的艺术魅力。

万里长空,独立于天地之间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这样的建筑既是文化的继承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使得楼阁的艺术性差异十分明显,中国古建筑的沧桑岁月不停地洗刷着,却依旧保留了其文化历史的痕迹,表现出了文化创新力和时代变迁的艺术痕迹。

楼阁是我们文化的历史,是我们精神寄托的堡垒

在新的历史时期里,我们更应该牢牢地把握着这些历史的宝藏,将其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楼阁艺术的气息和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