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如果你多关注汽车市场,你会发现可供选择的车型越来越多,价格也越来越好,可见竞争非常激烈。过去,海外品牌在某个价位内“悄悄”较量,如今已经不可能了。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像一把利刀切入海外品牌的定价格局。

海外品牌想要保住地位,自主品牌想要提升,就只能滚。体积是一样的,只是体积的方法不同。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有优势,因此重点关注这一领域;海外品牌在燃油车领域依然拥有较强的统治力,因此纷纷降低价格或进行更多细分燃油车,以抵御新能源汽车的猛攻。

海外品牌纷纷放低姿态

不要掉以轻心,你越努力,你得到的好处就越多。比如日系3耀明凯美瑞、雅阁、天籁,以前折扣比较小,现在折扣都上万了。

海外品牌不衰落是不可能的。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持续影响市场,销量持续增长。

这里一年只售出这么多汽车。有的人成长,有的人自然就失去了。

2022年,部分燃油车销售将受到干扰,2023年情况可能会更糟。海外品牌如果不救,分分钟就得退出中国市场。别开玩笑了,我们把吉普车送走了,下一个是谁?

大众、通用这样的强者都不敢说坐拥钓鱼台,更何况是其他品牌。曾经非常有能力的大众汽油车在2022年也不会过得好。一汽大众零增长,上汽大众下降14.7%。

大众今年将全面更换1.5T发动机,让车型更具竞争力,但这还远远不够。毕竟1.5T不是什么新鲜事,中国人的耐心早就耗尽了。

上汽大众推出了一款名为朗逸新锐的全新车型。虽然始祖叫朗逸,但这辆车和朗逸没有任何关系。

准确来说,朗逸新锐应该是桑塔纳的升级版。桑塔纳正在老化,上汽大众希望通过新车来提高销量。

预计朗逸高端配置的折扣不能超过8万元,不然为什么不买朗逸。

新款别克君越上市,17.99万-23.99万元的售价让人直呼:太贵了!

这是君越,你要价是多少君威?

日产奇骏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价格确实需要考虑,放纵是不必要的,消费者说好就好。幸运的是,它终于醒了。奇骏e-Power全系四驱,售价仅18.99万元起,着实令人兴奋。海外品牌早该放下傲气,提供更多质优价廉的车型。虽然还有一些顶级成员,但不用担心,国内消费者会“教他做人”。

自有品牌越来越内向

海外品牌态度放低,依然面临巨大压力,因为自主品牌同样内向,不由自主的举动甚至比海外品牌更加离谱。

比亚迪已经是新能源汽车老大哥了!它也非常受欢迎。今年将逐步推出Champion版本车型,可以说是量不增价。

比如秦PLUSDM-i冠军版售价不到10万元。要知道这是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性价比高得离谱。

秦PLUSDM-i冠军版也力压轩逸、朗逸等车夺得全品类轿车销量桂冠。

比亚迪不仅仅是一款秦PLUS汽车。唐宋元的销量都很好,这也太多了。

除了在原有车型上推出大师版外,比亚迪还推出了宋L等新车型,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海洋网今年也有新车上市。同时,还有一个又一个仰视、起跳的动作。F品牌今年就要发布了,从8万到1亿,看来比亚迪要吃掉了。

其他自主品牌肯定不会把比亚迪视为唯一。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方面,出现了长安蓝鲸iDD、吉利雷神、奇瑞鲲鹏、传祺巨浪、哈弗柠檬混合动力DHT等。依靠这些技术,一定会推出越来越多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枭龙系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枭龙指导价13.98万元至15.68万元;骁龙MAX售价区间为15.98万元-17.98万元。这两款车是比亚迪宋Pro和宋PLUS的竞争对手。

这些自产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也将寻求集体抢夺海外品牌的市场份额。

纯电动车就更不用说了,15万元以下的中大型车——20万元出头的零跑C01和飞帆F7。这些汽车以其高性能、高智能、大空间吸引了消费者。

就整个中国市场而言,国产纯电动汽车的效益并不比海外品牌强一星半点。

插电式混合动力滑板车、纯电动滑板车,无论什么品牌,都要拿出最好的产品和最优惠的价格,我们拭目以待。

早买早享

看到这里,有聪明的朋友会说:既然现在这么内向,那就等这些品牌拼个你死我活,再趁机收泄密吧。

想法很好,实施起来却非常困难。新能源汽车和清洁燃料汽车的胜出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没有人能预测什么时候折扣会最大,所以最好早点购买并享受。不过可以预见的是,无论是哪一种能源车型,都会因竞争而做出价格让步。不要忘记,今年地缘政治不稳定被全球经济低迷笼罩,人们消费意愿不强。

所以我建议大家,双手有空的时候买车;你可以先买车,等到4S销售有压力的时候再谈价格。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惊喜。

写在最后

除了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竞争以及海外品牌与自主品牌的竞争两个因素外,大品牌的卷入也是市场缓慢造成的。

对于消费者来说,你能买到的肯定是非常好的产品,因为如果不好的话就无法生存。你会买哪辆车?有什么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会一一回复。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