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禁毒民警,既要充分认识禁毒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还要增强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必须激发敢破难题、勇闯难关的精神,凝聚锐意进取、干在实处的力量,不断推动各项工作举措落地见效,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同时,我将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安工作“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扎根基层、恪尽职守、勤勉尽责,不断增强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紧紧依靠群众、广泛发动群众,着力打好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

——包头市公安局东河区分局禁毒大队教导员孙岳

大学时看了电视剧《永不瞑目》,我立志成为一名警察,2012年实现梦想成为一名禁毒警察。

师傅告诉我,这份工作要干好,第一就是得能吃苦。热爱这份工作的我对自己说,“我愿意继续干下去,愿天下无毒!”

如今,禁毒工作将近11年,我始终坚守初心,立志要当一名优秀的禁毒警察!

学做被侦查对象的“影子”

刚入职禁毒大队时的我没经验,除理论学习的一部分外,主要还是靠师傅们传授实战经验,学做被侦查对象的“影子”就是其中之一。在不依靠任何技术侦查手段的情况下,只靠自己的眼睛和双腿,被侦查对象走到哪里,我们就跟在哪里,神经高度紧张,始终把被侦察对象控制在我们的视线范围内。

因为天天“围着”被侦察对象的生活转,我们自己的生活却失去了规律,这也渐渐成为了一种常态。12月份的包头,天气寒冷,冰天雪地。有一年,我和同事接到一项任务,凌晨1点,需要去一名涉毒嫌疑人家楼下蹲守。我们带了食物和水赶了过去。当时气温在零下20摄氏度左右,我们不敢发动汽车开空调,在车里整整待了4个小时,直到抓捕到嫌疑人。

像这样加班加点、昼伏夜出,是禁毒警察们的常态,有时候还需要连续几天出外勤,见不到家人。对于我们来说,只有完结的案子和未完结的案子。

行走在刀尖上的人

禁毒警察,被人们称为“行走在刀尖上的人”。这也是在我入职后深刻感受到的一点。除平日里常态化的工作外,我们也遇到过激战。真的就像电影里演的一样,警察要变身成为一把出鞘的利刃,直面穷凶极恶的涉毒嫌疑人时,要立刻处理险情,并做好流血牺牲的准备。

2016年,对于我来说是记忆深刻的一年。在一次抓捕行动中,一名涉毒嫌疑人试图翻墙逃跑,我紧急追了上去,从涉毒嫌疑人身后把他抱拽了下来,这时,我才看到嫌疑人手里有一把尖刀,并挥舞着利器玩命反抗。我当时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必须把他抓住!我用尽全力把嫌疑人压住,一直等到赶来支援的同事后,最终将其制服。事后,我才看清楚嫌疑人手里的那把刀是一把立体三棱军刺刀,刀刃带血槽,有致命杀伤力。而在那次抓捕过程中,导致我的手腕在抓捕中被折断,右手中指被咬伤,后经医院诊断为右手手腕4到5关节骨折,被认定为伤残九级。

从警的初心与使命

缉毒工作将近11年,我侦破过大小案件数百起,直面过凶险,也帮助过吸毒人员改过自新。

我参与侦办过的一起特大贩毒案,当年曾登上中央电视台一套《今日说法》栏目,题目为《子弹已上膛》。每当想起那段经历,我都会重燃奋斗的激情,这也成为了我警察生涯中的一个重要坐标。

近年来,随着国家打击毒品的力度持续加大,涉毒人员的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小。但随着各种新型毒品层出不穷,加之现在传递和支付方式的多样化,也导致毒品交易暗流涌动。对此,我们的缉毒工作必须不断与时俱进,研究新的缉毒策略与方法。我们坚信,警察和毒贩之间,就像猫鼠游戏,他跑我追,他打的洞再多,最后也躲不过好捕手。

从侦查员到探长,再到中队长、教导员,我热爱这份工作,我想着多带几个徒弟出来,把我的经验和教训传授下去。打击毒品犯罪,守护一方净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包头市公安局东河区分局禁毒大队教导员孙岳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