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微微笑了
说起儿童经典读物,就不得不提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故事很简单,是以一个名叫恩利科的小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他四年级这一年的趣闻故事以及心理历程。
犹记得,小时候,我初次阅读就被这本书所诠释的大爱所深深感动过,那种“爱”是我遥不可及,却渴望已久的。
书中所描绘的世界,是一个多么可爱美丽的新世界,里面蕴含着师生之情、父子之爱、纯真的友谊,以及对这个世界与人性深厚的博爱之情。
二十年过去了,我从一个乐观天真充满爱的少女,变成一个为生计发愁的糟糕的大人。
再次翻阅《爱的教育》,百感交集、感触良多。也许人生就是兜兜转转,寻寻觅觅,到头来我们所追求的不正是爱与被爱的权利,一个关于人生意义的答案。
01. 人生的底色:需要童话、纯真与大爱
“你看那孩子多么不容易啊,人家还照样刻苦学习。你生活舒服,家里应有尽有,还觉得上学是件差事呢。”
以前,父母总是教育我:家里让你吃饱穿暖,你得学会感恩,好好学习。但具体该怎么学习,应该怎么做,以及你开不开心,他们无暇关心。
其实,作为一个成长中的孩子,他们处在疯狂探索世界的好奇阶段,的确需要家长、教师以及社会来引导他们积极向善,奠定他们人生底色,做一个正直诚实有用的人。
如果你不懂如何引导或与孩子沟通,那么你可以读一读这一本《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所讲述的故事并不复杂,以孩子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原来,人间美好都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只要你用心去感受,就能体会到爱的美妙与真谛,人间值得!
我们常说,幸福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要用一生来治愈童年。
试想想,如果一个人从小没有被爱过,长大后他怎么懂得爱别人?如果一个人从小没有被尊重过,他怎么尊重他人、善待他人?
正如李玫瑾教授在《心理抚养》这样说道:“所有社会问题其实都是人的问题。人的胃口是喂出来的,脾气是带出来的,观念是唠叨出来的,残忍是孤弱无助熬出来的,无耻是百般迁就宠溺出来的。”
爱有很多种,倘若小时候能被教育择优向善、具备爱的能力。长大后方能做一个温暖纯良的大人,好好与这个世界和谐相处,做到自立自强。
02. 现实世界复杂:我们无处可逃,更需要爱的教育
现实生活很复杂,并不是一场浪漫美好的童话故事。
就连《爱的教育》作者亚米契斯自己也未能过得岁月静好,而是将生活弄得一团糟或者支离破碎。
因为想要专心致志写作《爱的教育》,他决定离家出走、住进旅馆,不断更换住处。
这一举动,引发妻子的不满、猜忌以及怨恨,最终选择离开了他。更不幸的是,妻子的离开,让他们俩的儿子精神崩溃,选择结束年仅22岁的生命。
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是亚米契斯的悲剧人生。
历经八年的潜心创作,《爱的教育》很成功,翻译成数百种文字,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读物之一,但亚米契斯因家庭破裂备受争议:他不是好丈夫、好父亲,在书中教别人学会爱,但自己却不爱任何人。
书中的爱很美好,但现实却很残酷。当然,这并不代表《爱的教育》所传导的理念有问题,而是说要践行爱、活出彩,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与此同时,现实世界越是残酷,就越需要纯粹的爱来支撑我们的精神世界。
慢慢长大,我们都会知道童话都是假的,但那些美好与善良都是存在的。
在负重前行的时候,不妨停下来脚步看看路边的风景,用童话来编织梦想,带来自己一丝丝安慰,勇于直面现实却心中永存希望。
从这个角度来看,童话是我们现实灵魂的救赎,能让我们获得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亚米契斯这本《爱的教育》也是如此。
-END-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