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是以探讨中国社会进程及其规律为要旨的综合性学科,它与哲学、政治学、民族学、考古学、社会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我国中国史的发展,需要大量中国史人才,中国史因此成为考研比较热门的专业。北京大学作为中国史考研最好的院校之一,是无数人的梦中情校,那么如何进入北大呢?北大每年招收人数是多少呢?下面研晟考研整理了北大中国史考研的相关情况,大家一起看下去吧!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始于 1899 年京师大学堂设立之史学堂,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国史学高等教育机构。该系现有世界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地理学、专门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及考古学 8 个二级学科。拥有 2 个国家重点学科,1 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 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 个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共有 1 个系直属科研实体,2 个藏书共达 20 万册并有珍本、善本等特藏的专业图书馆,1 个史学文献数字化实验室。
学科齐全,实力强劲:北大 1998 年获得首批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本系还设有欧洲研究中心、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希腊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所、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现代史料研究中心、中外关系史研究所、孙中山思想国际研究中心、当代企业文化研究所、明清史研究中心、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所、中外历史文化交流中心、人才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全系目前承担国家、教育部、省市、自治区和学校各类项目 48 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11 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类项目 20 项,学校和其他项目 17 项。
北京大学是我国的最高学府,没有人不向往吧?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样的学府如何能触及到吧!每年的分数线录取情况,复试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首先看一下招生目录:
从专业课中可以看出北大对于专业性的要求,无论是专业课还是小语种,北大都有自己考察的侧重点,都会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所需的不同知识背景进行考察,而不是简单的考察几门基础课,想要报考北大中国史的考生们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再来看看 2023 年的录取名单:
从录取成绩可以看出,北大不愧是中国史考研最好的学校,无论是初试还是复试都能看出北大的难度。不过在这里大家要注意一个问题,成绩是相对的,成绩高不代表试卷难度低,在考试之前,各位考生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带着最好的心态和实力去考试,这样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以下是近三年的数据:
通过近三年的数据可以看出北大的难度,分数线都是 380 分,北大的分数还是相对比较平稳的,但每年录取的最高分,都是远远超过录取分数线的,足可以看出北大的难度。中国史作为北大的王牌专业,报考人数逐年增加,进复试和招收人数却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且录取分数并不低,可以看出北大中国史的热度。但值得注意的是,录取分数是相对的,分数低不代表难度低,考生要多做准备。
看完了录取情况,接下来看一下参考书,看看北大考察的重点在哪里!
从参考书可以看出北大考察的侧重点,虽然七本参考书相较于其他学校比较多,但可以看出主要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参考书毕竟只是起到一个辅助性作用,要想真正上岸还是需要大量刷题和课后知识的补充。
看完了参考书接下来看看北大的真题,来看看北大的真题是怎样的!
从真题中能够真切的感受到北京大学的恐怖和难度,题型主要包括翻译题、名词解释、论述题,这几种,题量很大,对考生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虽然难度很大,但是还是值得挑战的,希望各位考生能够发挥出自己最好的实力,一战上岸!
相信大家在看了参考书和真题后都对北大中国史考研的初试有了基本了解,下面咱们来听听“过来人”的意见,看看上岸的学长学姐是怎么备考的!
“参考书的内容很多,而一张真题试卷上考到的知识点则相对很少,所以有人会在复习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侥幸”、&39;&39;逃懒”的心理,总会认为一些看似不重要的知识点不会考。这种心理是不能有的,要尽量全面的复习,不留死角,绝对不能留有很明显的空白点。最好就是做详细的笔记,比如哪些著名的观点出自哪部分,标上页数方便以后写论文时引用或查找。看完一章或者一本书就做一个总结,可以画画思维导图。我自己写的笔记就有三四大本,可能你平时看完就忘了,但做了笔记整理过思维导图,答题时遇到相关的就会突然想起来。”
上面是北大中国史上岸的学姐真实经验分享,作为一名“过来人”,学姐踩过的坑都毫无保留的分享出来了,相信大家看了也会有所收获。经验分享不仅是考试助力更是好运传递,祝愿大家都能够得偿所愿,成功上岸!
以上是关于 24 北大中国史综合考情分析内容,如需了解更多考研相关知识,关注公众号:研晟考研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