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概况
211、双一流、国重点,归属四川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教育部、四川省共建。位于四川(成都、都江堰、雅安三个校区)。
二:学校简史
1906年,四川通省农政学堂开办,随后改名为“四川中等农业学堂”。这是四川近代第一所专门性的农业专科学校,由四川农政总局在成都设立。开办之初,以培养农政官员为主,学生由各县限额申送,设农别科、蚕别科,学制3年。
1912年,经四川省军政府批准,改名为四川高等农业学校,设大专部和中专部。
1914年,改名为四川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增设农本科、蚕本科。
1927年,经四川省长公署决定,四川的法政、国学、工业、农业、外国语等5所专门学校被合并改组为公立四川大学。原5所专门学校,分别改为川大的5个学院,即法政学院、中国文学院、工科学院、农科学院、外国文学院。由五院学长(即院长)组成“大学委员会”,共同代行校长职权。
1932年,国立成都大学、国立成都师范大学、公立四川大学合并为——国立四川大学。
国立大学组建过程中,原三大学院除公立四川大学工、农两院独立建校外,其余院系合并。
公立四川大学农科学院独立为四川省立农学院。
1935年,四川省立农学院并入国立四川大,成为四川大学农学院。
1956年,四川大学农学院迁往雅安独立建校,定名为四川农学院。初由高等教育部主管,首任院长杨开渠。
1985年,学校更名为四川农业大学。
2001年,四川省林业学校整体并入。
三:学科建设
76个本科专业,2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博士后流动站。
四:师资
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高级专家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青年学者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7人。
五:报考注意
四川农业大学设有三个校区:成都校区、雅安校区和都江堰校区。
在成都校区设有农学院、动物科技学院、草业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林学院、园艺学院、风景园林学院、资源学院、环境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在雅安校区设有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机电学院、食品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水利水电学院、人文学院、法学院、体育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在都江堰校区设有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商旅学院。
对考生报考的专业录取时设定专业志愿级差,专业志愿级差原则上在5分以内,同时参考考生相关科目成绩,德、智、体、美、劳综合情况择优录取。
考生报考的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从高分到低分调剂到未录满专业,若不服从专业调剂,作退档处理。
在招生录取时,不限男女比例。英语专业限英语语种学生报考,其余专业不限制外语语种。
六:优势专业
1:双一流专业
作物学
2:国家重点学科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3:第四轮学科评估
畜牧学 A-
作物学 B+、风景园林学 B、兽医学 B、农业资源与环境 B、林学 B、草学 B、生物学 B-、农林经济管理 B-
园艺学 C+、食品科学与工程 C、植物保护 C
七:科研
1: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2:全国重点实验室
猪禽种业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3: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农业生物信息重点实验室、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动物抗病营养实验室、西南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实验室
4: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
畜禽生物组学重点实验室(共建)、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
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动物抗病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
西南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5: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
耕地资源调查监测与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
6: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长江上游森林资源保育与生态安全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