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民族大学官网

青海民族大学,简称青民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青海省政府共建的本科高校,始建于 1956 年,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西大滩区。学校是全国高水平应用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建设高校,泛西北高原高等普通本科院校和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示范高校。学校占地面积约 3817 亩,建筑面积约 118 万平方米,校舍环境美丽、设施完善。

学院设置

青海民族大学现有 24 个二级学院,涵盖哲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经济学、医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多个领域,共有本科专业 76 个。学校现有 1 个博士学位授权单位,1 个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13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学校是师范类高层次创新引智基地和民族文化研究国家级人文社科基地建设单位。

教学成果

学校注重教师教育与培养,现有教职工 2565 人,其中教授 206 人、副教授 428 人、博士 633 人、硕士 1445 人。学校为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6 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16 门,省级精品课程 49 门,国家级双语课程 7 门,省级双语课程 14 门,设立国家级教学团队 2 个,省级教学团队 5 个。

科学研究

学校目前拥有 1 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3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 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 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设立了 5 个民族文化研究组织、5 个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 个高等学校省级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多次承办了省级以上各类学术会议。近年来共完成各类科研项目 3055 项,其中重点项目 466 项,发表 SCI 论文 1837 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社会科学奖 29 项。

校园生活

学校积极创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建立多样化的校园活动形式,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努力使学生在校的每一天都丰富多彩、充满阳光。学校拥有一流的体育设施和文艺活动场地,建有大型体育馆、游泳馆、田径场、标准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乒乓球馆、跳水池和图书馆、综合文艺活动中心、可容纳上千名观众的演艺厅,各个团委组织活动丰富多彩,满足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

国际交流

学校与美国、日本、韩国、德国、法国等多所知名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学校积极响应国家 “走出去,引进来” 政策,开展了涉及教师和学生的国际化教育交流活动。学校引进来了一批国外优秀学者开设英语授课课程,学校也鼓励教师和学生到国外高校和研究机构访问学习,提高学校的国际化水平。

综上所述,青海民族大学是一所拥有丰富历史、优秀师资、卓越文化氛围和不断进取的学校,未来必将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青海民族大学官网

学校概况

青海民族大学是一所省属本科重点大学,隶属于青海省人民政府,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支持院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西部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重点高校,是我国首批开设民族本科专业的高校之一。

学校占地面积1890亩,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学校现有12个学院,开设本科专业38个,涵盖了人文社科、理、工、农、医、法、教育等领域。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1234人,其中专任教师855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全校专任教师的93.6%。学校还聘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学科建设与科研成果

学校现有5个博士点和5个硕士点,涵盖哲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汉语言文学、民族学、生态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动物学、草学、植物学、化学、心理学、数学、物理学、地球物理学、天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领域。

学校注重科学研究,在各类科研项目中先后荣获了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奖项。学校还与国内外多家高校、研究机构开展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

学生培养

学校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培养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创新能力的人才,同时注重发掘学生的民族特色、文化底蕴和创新潜力。

学校实施“导师制”和“学生工作小组制”,包括学生学术、科技、文化、体育、志愿服务等在内的各类社团囊括了传统文化、体育、音乐、歌舞、朗诵、摄影、戏剧、书法、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棋类等多种类型,涵盖了学生兴趣的各个方面。

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注重传承和弘扬青海民族文化,努力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学校建立了藏文化馆、维吾尔文化馆、蒙古族文化馆和回族文化馆,为教育师生以及社会人士深入了解和体验青海特色民族文化提供了重要平台。

学校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例如篝火晚会、文化节、艺术节、民族文化大赛、中英文演讲比赛等,充分展现了学校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民族特色。

校友会及社会服务

学校校友会秉承“乐于奉献、团结协作、传承发展、互惠互利”的理念,为校友和学校之间搭建了交流、合作、服务的平台。校友会为广大校友提供就业、创业、升学、招聘等服务,并积极组织开展扶贫、捐助助学、公益慈善等社会服务活动。

结语

青海民族大学是一所注重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高水平大学,是青海省人民政府的重点支持学校,更是全国知名的本科重点大学。学校的每个领域都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为学生的未来发展铺平道路,同时也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得以更好地了解青海特色民族文化,体验多元化的校园生活。

在2019年的U.S. News & World Report中,青海民族大学在全球范围内排名第1261名,在中国的排名为171名。学校无疑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于学术研究和发展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

青海民族大学官网介绍

青海民族大学是一所位于青海省西宁市的本科院校。该大学创建于1956年,原名为西北民族师范学院,后于2005年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学校占地面积2600余亩,校园内绿树环绕,环境优美。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是青海省唯一的民族大学,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声望。

办学特色

青海民族大学以“多元共融、和谐发展”为校训,强调培养民族团结、文化传承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学校重视与西部地区的民族文化保护和教育,开设了藏族、回族、撒拉族、蒙古族等20多个专业,涵盖了人文、社科、理科等多个领域。此外,学校还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致力于国际化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青海民族大学拥有一支高水平、专业化、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学校目前开设有本科50多个专业,涵盖了文、理、工、管、医、法等多个领域。学校现有硕士、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3个。

师资力量

青海民族大学教师资历较高,70%以上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其中博士生导师16人,硕士生导师170人。学校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青海省省管高层次人才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学者。

校园生活

青海民族大学注重学生全面素质培养,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校内外活动。学校内设有书院制管理体制,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此外,学校还建有健身房、学生活动中心、游泳馆等体育场馆,为学生的健身提供了保障。学生会、社团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提供了很大帮助。

未来计划

青海民族大学一直致力于建设高水平、特色鲜明、具有影响力的民族地方大学,未来学校将继续强化特色专业建设,引进优质师资力量,加强校内实践教育,深化国际化合作交流。学校将确保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更多高品质的民族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