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症/功能主治】:● 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发病风险
● 预防心肌梗死复发
● 中风的二级预防
● 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其继发脑卒中的风险
● 降低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发病风险
● 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冠状动脉旁路术,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动静脉分流术
● 预防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
● 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肥胖、抽烟史、年龄大于50岁者)心肌梗死发作的风险
超说明书用药:1、偏头痛
用法用量:12岁以上患者每次口服阿司匹林650?1000mg
做用机制:抑制前列腺素E的合成
疗效:有50%?70%患者用药后偏头痛发作次数明显减
2、尿石症
用法用量:口服肠溶阿司匹林,每次160mg,每日1次。
作用机制:可能是非甾体抗炎药物抑制了胆囊分泌的黏糖蛋白,使黏糖蛋白不能分解胆固醇结晶的基质或加固物,防止胆石的形成。
疗效:12例经胆酸药物治疗胆石完全消失的病人,每日服用肠溶阿司匹林,结果随访33个月后,经胆囊造影和超声检查,无1例胆石复发。
3、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用法用量:口服阿司匹林35mg/kg,分3次服,连用3周。
作用机制:阿司匹林有防止高血糖引起的山梨醇糖积蓄和糖异生作用。
疗效:治疗15例,结果7例疼痛患者5例减轻,1例消失;6例足部麻木者4例减轻,下肢腓神经传速度增加。
4、 突发性耳聋
用法用量:在常规用药治疗基础上,每日口服阿司匹林150mg,持续2周。
作用机制:抑制TXA2(血栓素A2)的合成,促进TXA2/PGI2(前列腺素)的平衡,降低血小板的聚集能力,改善内耳循环。
疗效:将3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成2组,阿司匹林组15例,常规治疗对照组15例,仅接受常规治疗。结果阿司匹林组治愈9例,有效4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4例,有效6例,无效5例。这表明,加用阿司匹林治疗比单用常规药物治疗效果好。
5、安眠
用法用量:每晚睡前口服50mg肠溶阿司匹林。
作用机制:阿司匹林置代了血浆中的色氨酸而使其更好地通过血--脑屏障,产生更多的5-羟色氨,延长安眠作用。也有人认为抑制PG合成是主要因素。
疗效:有延迟性镇静和催眠作用,对偶发性失眠效果显著。
6、脑血栓形成及脑卒中
用法用量:阿司匹林500mg,每日2?3次,进食时服用。可同服双嘧达莫50mg,每日3次,饭前服,7?10日后逐渐减半量。
作用机制:本品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减少血栓形成作用。
7、糖尿病
用法用量:阿司匹林1.0g,每日5次,口服,10日为1个疗程。
作用机制:本品能增加体内胰岛素的含量,促进内源性胰岛素释放和肝糖原合成,遏制肠内吸收葡萄糖,使组织对葡萄糖的吸收增加,从而阻止血小板凝集和ADP(二磷酸腺苷)的释放,降低空腹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糖耐量。
8、预防老年性白内障
用法用量:每日口服小剂量的肠溶阿司匹林。
作用机制:与阿司匹林降血糖、降低血浆色氨酸和对丙醛活性的抑制作用有关,从而使阿司匹林能抑制晶状体蛋白变性,预防和延缓白内障的形成。
疗效:可延缓和预防老年白内障的形成,可推迟10年发病,并可使45%以上的患者免于手术。
9、动脉导管未闭
用法用量:阿司匹林每次20mg/kg,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鼻饲,1次/6h,共4次。
作用机制:阿司匹林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对抗其扩血管作用,促使新生儿动脉导管收缩闭合。
10、急性肾小球肾炎
用法用量:阿司匹林0.3g,每日2次,口服。
作用机制:阿司匹林有抗凝及影响机体免疫过程的作用。
11、肾性尿崩症
用法用量:阿司匹林30mg/,每日3次,口服。
作用机制:因阿司匹林阻碍PG合成,引起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而抑制利尿。
12、胆道蛔虫病
用法用量:阿司匹林1g,每日3次,口服,小儿20mg/。
作用机制:因阿司匹林口服后能升高胃液酸度,在肠内部分分解为水杨酸和醋酸,吸收后自胆汁排泄,使胆汁内酸度增高,蛔虫因厌酸而退出胆道。
疗效:用药2?3日,治愈率98.7%
13、小儿腹泻
用法用量: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次10mg/kg,每日3次,口服,3日为1个疗程
作用机制:阿司匹林能抑制肠腺分泌和增加肠液重吸收。
疗效:国内报道,有效率72.3%?96%。
14、支气管哮喘
用法用量:阿司匹林0.3?1.2g,口服。
作用机制:因阿司匹林能抑制体内环氧化酶,这种酶可将花生四烯酸转变为能引起支气管剧烈痉挛的物质。
疗效:用药后症状明显缓解。
15、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用法用量:阿司匹林250mg,每日或隔日1次口服。
作用机制:阿司匹林为环氧化酶抑制剂,能抑制血小板产生血栓素,后者是强力的血小板聚集剂和释放诱导剂,并有明显的血管收缩作用。阿司匹林也能抑制血管细胞产生前列腺环素,前列腺环素为强力的血小板凝集抑制剂,并有明显的扩血管作用,尤其是大剂量时后者作用更明显。本用法既达到抗血小板作用又不致过度抑制前列腺环素产生,故可减轻肾小球及全身毛细血管损害。
16、预防先兆子痫
用法用量:阿司匹林150mg,双嘧达莫300mg,每日1次。对凡是血管紧张素阳性的初产妇,从妊娠28周起服用至分娩时。
作用机制:阿司匹林能平衡调节前列腺环素和血栓素A2两者之比。
疗效:服药组正常妊娠比对照组高2倍,且无1例发生先兆子痫和胎儿并发症,对照组有6例发生先兆子痫,同时有死胎、严重发育迟缓等9种胎儿并发症。
17、春季结膜炎
用法用量:阿司匹林肠溶片0.6g,每日3次,口服,9岁以下减半量,连用3?7日。
作用机制:春季结膜炎患者右大量肥大细胞在结膜浅层,7这可能与前列腺素D2的过剩有关。阿司匹林可抑制环氧化酶,使其乙酰化,减少前列腺素D2的生成,从而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有利于结膜炎治疗。也有认为是由于阿司匹林间接刺激皮质激素分泌,从而产生抗炎、抗过敏作用,使结膜炎治愈。
疗效:研究表明平均用药4.78日,不适感及黏液分泌物消失,15日内充血完全消退。
以上超说明书的用药必须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不得擅自服用!
微信搜索“杏仁医生”,关注后输入3303456,添加为你的私人医生。关注杨医生的微博:骨伤的杨张张扬,了解更多科普知识。
以上内容来源于杏树林。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