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鼎鼎大名的《股票作手回忆录》,可谓无数股民的必读书籍,即使在其面世几十年后的今天,依然散发着魅力,吸引着广大投资者品读思考。时至今日,我们有没有新的角度,去解读这本投资杰作呢?
My life is a failure.这是《大作手》主人公Livermore留给世人的最后遗言。这本书的确如很多人所言,是投资投机界屈指可数的能跨越时空的经典,可与《证券分析》媲美。回忆录我读过大概七八次,包括两次读原著,英文好的同学们,建议阅读原著《Reminiscences of a Stock Operator》,翻译版本再好,也难完整表达原著精华。
这本书的第一个特点是可读性极强。既没有很多复杂的金融产品和交易策略介绍(大概是囿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也没有太多的关于基本面分析方法的学院派式的论述。整本书以讲故事的方式描述了Livermore的交易历史,在描述每次重要的交易及主人公的内心活动时,都能做到让读者激情澎湃,血脉喷张,仿佛自己就置身交易当中,能看到市场的涨跌和资产账户的实时变化,代入感极强。在描述主人公的内心活动时,亦着笔细腻,让读者能完整地看到一个市场中的交易投机人员的心里起伏:等待,期盼,狂喜,焦虑,压抑,愤怒,躁动和绝望。
第二个大的特点是化繁为简,梳理出了投机市场亘古不变的一些普世智慧和原则。之所以大作手回忆录在诸多投资投机的书籍当中能跨世纪经久传承且得到多位大佬的鼎力推荐,是因为该本书避开了讨论具体的技术/基本面分析,也很少讨论整体的市场/宏观/策略等,这些具体的因素都是不断变化的。回忆录通过展现livermore的心理变化和认识变化,交易结果以及反思,来揭示出了本书最大的主线:
千百年来,人性从来就没有变过。
市场之所以是不可战胜的,是因为人们战胜不了人的本性,人的众多本性则构成了整体市场的波动。人无法战胜自我,就注定无法战胜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说,绝绝大部分的交易者,即使如Livermore这般伟大的交易者,他们的命运一开始就被打上了浓重的悲剧色彩。阳光底下没有新鲜事,是本书的最大主旨。尽管本书也涉及了主人公对交易策略,对市场和个股的判断,建仓原则,止损原则等具体操纵市场的方法(原著使用了Manipulation这个词)。
第三,极富悲情英雄色彩的主人公。Livermore是交易天才,一生几度崛起暴富,亦几度跌落破产,最终未能避免抑郁自杀的悲剧宿命,这种宿命某种意义上几乎是注定的。这让我想到了西西弗斯。
风尘仆仆的西西弗斯受诸神的惩罚把巨石推上山顶,而石头由于自身的重量又重新从山上滚下山去,西西弗斯又走下山去,重新把石头推上山顶。诸神认为再也没有比进行这种无效无望的劳动更加严厉的惩罚了。但是西西弗斯坚定地走向不知尽头的磨难,他意识到自己荒谬的命运,但是,他的努力不复停歇,他知道他是自己命运的主人,他的行动就是对荒谬的反抗,就是对诸神的蔑视。
西西弗斯是个悲情而又荒谬的英雄,他以自己的整个身心致力于一种没有效果的事业。其一生是一首 “含着微笑的悲歌”。
几十年的交易生涯中,Livermore的命运似乎也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地从一笔小钱开始,通过在股票、期货市场顽强努力的拼杀搏斗,最终积累了成百上千万美元。但是,一次又一次,因为各种各样必然或者偶然的原因,稍不留意,他又迅速失去这些辛辛苦苦赚来的财富,陷入破产的境地,重新品尝失败的痛苦。
一个人在赢和亏、成功和失败、希望和绝望之间一次一次地轮回和摇摆,他的精神和物质生活,不断地重演着从谷底到高峰的历史怪圈,那是 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其中的无奈、绝望、痛苦、沮丧的感受,也许只有一个亲身在投机市场打滚多年的人才能真正体会个中滋味。
白手起家的创业家精神,对交易极具天赋式的理解,极富强烈对比的成功和失败,潦倒的晚年生活,自杀的悲情结局,这些都让认真读这本书的每一位读者没有任何理由不喜欢上这本书。
第四,少即是多。尽管书中没有详尽论述具体的交易策略,但没有哪本书能像回忆录一般讲投资/投机最重要的因素(人性)以如此具有可读性的方式展现给读者。任何具体的策略和工具都是可以轻易获得的。但人性的克服是如此困难,以至每位读了回忆录的人都会为主人公的命运深深感到震撼。
这种震撼包括了崇拜,认同,局外人式的批判,愤怒,以及释放完这一切情绪之后的无奈和遗憾,我们多么希望Livermore能在最后一次被击垮后再次崛起,然而他的命运永远终结在了那个酒店的洗手间里,留给世人的只有一句:我的人生是一个失败。
这本书以少即是多的方式时刻提醒我们,投资/投机要成功最重要的因素绝不是复杂高深的交易策略以及对市场和行业多么深刻的理解,在于你能否控制你的心魔,你能不能把不理性的小人永远锁在心里最底层的那个牢笼里。
好比说,最简单的投资策略是指数化的定投,你每年把你的收入等额等比例地投入市场购买指数,不要为任何市场波动所扰,坚持二十年三十年,一定能有惊人的回报。这个策略极为简单可行,然而几乎没有人能去执行。绝大部分的交易者都忍不住跟随市场波动起起伏伏,最后亏了一笔钱,亏了一笔钱,再亏了一笔钱,于是绝望地离开了市场。这种悲情的结局,其实是和Livermore的悲情结局,没有什么分别。
本文作者秦小明Talenset 创始人、CEO
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
知乎ID:秦小明
作者微信公众号 Talenset 欢迎关注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