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覃在多年前写了《1956年,毛主席对刘伯承说:从上将到少校,明年都要和我横渡长江》一文,文中详细讲述了毛主席1956年6月初乘“武康”号轮船在武汉长江大桥施工现场进行视察的经过。
当时,武汉长江大桥水中的桥墩刚刚建成,毛主席命令“武康”号轮船从2、3号桥墩间穿过,待船过鹦鹉洲,又下令掉头,从3、4号桥墩间穿出,然后围着第7号桥墩绕行,细细观看用管注铣孔法建成的大桥墩。
视察完毕,毛主席心情大悦,从船上跳下水,畅游长江,历时两小时40分钟,游程约30华里,于武昌徐家棚北边的“八大家”江面上船。
得知毛主席畅游长江,两岸观者如潮,“毛主席万岁” 的欢呼声不绝于耳。
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游泳》也由此诞生。
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那可是新中国国家“一五”计划重点工程动工建设之一。
万里长江浪滔滔,自古以来是南北“天堑”。
进入近代以来,无数有识之士日夜思谋要构建一座大桥,将“天堑”变为通途。
这其中,早在1906年,时任鄂督的张之洞就曾对巡抚专设的机构司道上书提议建桥,并于1907年从日本工程师进行了勘察工作,进行了大桥的初步设计;1911年,时任清廷邮传部大臣盛宣怀一度向德国银行贷款100万美元,准备用于建桥;1913年,詹天佑携德国籍教授乔治·米勒及夏昌炽、李文骥等工程学精英到武汉进行桥址选取的初步勘测……
然而,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在武汉建设长江大桥的设想一直都是停留在设想阶段。
194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毛主席在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上拍板通过了建造武汉长江大桥的议案。
这之后,又经过数年的周密筹备,终于在1956年5月正式施工。
仅仅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即在1957年9月25日,工程竣工,10月15日,大桥正式通车交付使用,比原计划整整提前两年。
话说回来。
1956年7月,武汉长江大桥才刚刚开建,国家又做出了在南京建设长江大桥、贯通京沪铁路线的决定。
特别要说明的是,武汉大桥的设计施工是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进行的,而南京大桥的设计工作则全部由中国完成。
南京长江大桥主体工程正桥桥墩开工时间是1960年1月18日。
我们都知道,从1959年到1962年,在新中国历史上被称为“三年困难”时期。
另外,由于中苏交恶,工程设计和材料供应不断遭遇困难。
1966年,我国的又进入到了特殊时期,大桥工程断断续续,以至于到了1968年,还只有几个没完工的桥墩竖在江流中。
老覃在昨天写了《1967年,许世友被毛主席召见,回来后说:要我当总长,我宁肯跳江》一文,讲了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在1967年国庆节陪同毛主席登天安门,并在天安门城楼休息室里做了半个小时的谈话。
诚如许世友的秘书李文卿所说:“这可是一件中央级的活动,有着非凡的政治意义。”
许世友回到南京之后,身兼二职,既是南京军区司令员,又当上了江苏省革委会主任,可谓“上马管军,下马管民”。
许世友是个实干家,他看到竖在江流中的那几个没完工的桥墩,心中急得似油煎。
上任伊始,就决心恢复建桥。
他指定军区工程兵副主任柴书林担任建桥工程指挥部总指挥,统一指挥支援大桥建设的部队开展工程建设。
他拍着胸脯告诉柴书林:
“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机械给机械。”
他说到做到,不但直接率领工程兵二团投入战斗,当工地出现人手不够的情况,他还增调威名远扬的英雄部队“临汾旅”和所属装备加入建桥大军。
在施工紧张的日子,他跑到了工地上,既当指挥员,也当战斗员,与同志们一起并肩作战。
1968年9月30日,铁路桥终于建成。
1969年12月29日,公路桥也建成并宣告通车。
为了检验大桥质量,许世友调来118辆坦克,浩浩荡荡地开过桥面,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科技的实力和硬气。
南京长江大桥从此有了一个别称——“争气桥”。
由于南京长江大桥是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又以“世界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而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周恩来因此神采飞扬地赞叹说:“我们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就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就是林县红旗渠。”
1971年6月初,周恩来陪同罗马尼亚共产党总书记、国务委员会主席齐奥塞斯库率领的党政代表团到南京访问。
根据事先的安排,宾主将在当晚的晚宴上观看南京市的孩子们演出的文艺节目。
周恩来找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高级记者陈寰,特别交待说:“节目单上一定要有长江大桥上的欢迎场面。”
次日,周恩来还亲自陪同齐奥塞斯库前往参观南京长江大桥。
站在大桥上,远眺“落霞与孤鹜齐飞,江水共长天一色”,周恩来心旷神怡。
然而,当他听到解说员在讲了“自行设计、自行建造”之后,又加上的一句“全部用的国产材料”,表情马上变得严峻起来。
他毫不留情面地当场纠正说:“你们向客人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的话,必须实事求是,丁是丁,卯是卯,不能讲得太过。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是在武汉大桥的设计基础上取得的。而武汉大桥是苏联专家帮助设计的。材料呢,可以讲基本上是国产的。但你看,有些钢轨上不是还有俄文字母吗?建武汉大桥剩下的材料可都是拿来支援了南京大桥的。”
站在一旁的许世友听了,连连点头称是,责令解说员:“你们回去重新修改解说词,实事求是。”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