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我们可以轻易就能查到的历史资料之中,发生在1938年3月16日到4月15日的台儿庄战役,都提到中国军队出兵29万,共伤亡5万。这可以理解,我军条件艰苦,难以统计。
但日本阵亡数字却为何含糊不清?只能用“大约一万来形容”。
更奇怪的是,对于日军死亡人数,有的资料称8000,有的文献称10000,更有教材称20000,到底谁对谁错?
这个问题让人意识到,在抗战历史上,我国还有很多数据没有完善。
当然,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其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而且都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今天就来根据现有资料确定一下,台儿庄战役中日军被歼灭的具体数字。
(台儿庄战役示意图)
一、台儿庄战役的重要性,难以想象
为了可以方便理解后面对日军战死人数的分析,这里先简单的介绍一下台儿庄战役。
这是我国军队的一次大胜利。
其作为徐州会战的一部分,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并没有扭转徐州的局势。5月19日,徐州还是沦陷了。
不用气馁,因为在战略防御阶段时期,不管是我国军队,还是日本侵略者,都不能保证自己一定会获得胜利。
而且日本在十八世纪末之后,就开始对军队进行大量投资。不管是其作战装备和作战能力,都远超我国军队。
(野心勃勃的明治天皇)
也就是基于这种情况,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才显得尤为重要。
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对台儿庄战役进行了这样的评价:“我们每个月如果都能打一场大胜仗,就像台儿庄战役那样,就能振起我军士气,沮丧敌人的精神,号召世界的声援。”
周恩来总理也说过:“台儿庄战役虽然只发生在一个地方,但却影响战局,影响敌人,影响全国,甚至影响全世界!”
在台儿庄战役之前,我国军队获得过几次胜利,唯独台儿庄的胜利成果最大、影响最大!还粉碎了日军所谓“不可战胜的神话”。
(1938年的日军)
为何要在台儿庄打这场战斗?我国又为何要出兵29万?
到1938年年初,东北早就已经全部沦陷,成为了日本进攻我国的据点。
随后热河省、察哈尔省又相继沦陷,蒋介石一个《塘沽停战协定》,促使国民革命军将军队退出山海关以外,相当于把华北拱手让人。
短暂休息之后,日军攻打山海关,华北的大门被迫打开,向南扩张已经一发不可收拾。
1月到5月,徐州会战爆发。
(徐州会战)
台儿庄位于苏鲁交界之地,被京杭大运河贯穿,甚至还有铁路经过。
交通运输向来都是一个国家动脉一样的存在,再加上其被称为是“东南大门”、“徐州大门”的地理位置,成为了日军夹击徐州时最先攻打的地区。
也就是因为台儿庄地区的重要性,蒋介石还专门亲自到前线指挥、鼓舞士气。
值得一说的是,台儿庄战役并非只是一场战斗,其具体爆发的时间,直到现在还是说法不一的。
主流说法就是前文提到的,于3月16到4月15这一个月的时间。
战役组成是,藤县战斗、临沂战斗和台儿庄战斗。
(血战台儿庄)
3月8日,日本第二军司令官西尾寿造率兵以华北南下,追击正进行战略性撤退的我国军队。
3月13日,根据上级命令,西尾寿造命令自己手下的第十师团,“剿灭”身处在京杭大运河附近的我国军队。
另有日第五师团到临沂境内,配合第十师团的侵略行动。
我国军队也快速反应,双方很快就在藤县、临沂一代拉出了一条战线,两地枪炮一响,台儿庄战役就打响了。
在两地战斗中,我国军队面临的是日军最精锐的两支师团。一是由坂垣征四郎指挥的坂垣师团,另一个是由矶谷廉介指挥的矶谷师团,两支部队加在一起人数超过5万。
(台儿庄战役示意图)
只要日军可以拿下藤县、临沂之一,就可以兵临台儿庄。
3月18日,坂垣师团受到重击大败而退。
3月20日,矶谷师团攻下藤县。
3月24日,日军开始大举进攻台儿庄,当天蒋介石抵达一线督战。
随后就是我国军队的顽强抵抗,台儿庄在双方之间易手多次,到31日,矶谷军团遭受重大打击,同时国军也将濑谷支队围困在城中。
(台儿庄战役)
4月4日,国军开始反攻。
4月8日,濑谷支队和坂本支队被重创之后逃窜到了峄城、枣庄的一带,台儿庄战役从那一天开始就算是获得了胜利。
后面的战斗就相对而言轻松一点,找到敌人的残部并尽力歼灭,这就是台儿庄战役的大致情况。
看起来这场战役并不是多么复杂,为什么直到现在,日军的死亡人数还没有一个统一、准确的数据呢?
(台儿庄战役示意图)
二、为何台儿庄战役日军死亡人数成迷?
其实在战场上想统计敌人死亡数量并不复杂,但也确实不容易。
比如我国军队全歼敌人一个联队,那就是大约1000多人,再结合我国军队上下报备,基本就能确定大致人数,这个大致数据可能在战斗之后没多久就可以统计出来。
随后就是打扫战场,主要目的是缴获敌人的枪支弹药,但也会注意敌人战死的数量。
这个过程中,我国军队还会俘虏敌人,从他们的口中,也能得知其军队的数量和大致阵亡人数。
(日本侵略者)
另外,日军也会在日本媒体公布阵亡人数。
这也就意味着,得到准确无误的数字可能不现实,但得到趋近于准确数字的精确数字,还是比较容易的。
而且在战后,我国军队还要再复盘整个战斗,敌人阵亡人数也就至关重要了。
那么原因到底是什么?
这主要原因就在于,台儿庄战役开始的时间是没有统一定论的。
比如我军将日军自攻打临沂、藤县开始,算为台儿庄战役;而日军则是以徐州会战中期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算为台儿庄战役。
(日本侵略者)
这就导致,我军公布的敌人阵亡人数,和日军公布的阵亡人数,出现了很大的不同。
2001年,张宪文新编了《中国抗日战争史》,他在其中以3月16日临沂战斗打响之后,到4月7日濑谷支队撤退峄城,定义为台儿庄战役。
这与前文所述的战斗持续时间还相差了超过10天,因此他统计的人数就比10000人要少,只说明在那段时间里,日军大约阵亡了8000人左右。
至于8000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张宪文并没有说明。
(台儿庄战役)
但是他也对此做出了解释:“日军阵亡8000人的这个数字是不准确的,但从2月到5月,也就是徐州会战爆发不久后到结束,日军一共阵亡了11984人。”
“日军阵亡人数11984人”这个数字来源于日本的媒体。其中包括了在台儿庄战役日军死亡人数。
如果按照这个伤亡数字,那说明在整个徐州会战期间,日军的大量阵亡就出现在台儿庄战役之中。而其他时间日军的阵亡数量相对较少。
如此一来,张宪文应该是无法找到日军阵亡的具体人数,才通过资料文献对徐州会战进行了分析。
(徐州会战)
大致确定出了在台儿庄战役之前,日军应该是阵亡了4000人左右,用11984这个数字减去4000,也就得到了“大约8000人左右”的结论。
先不讨论这个数字是不是准确,这与前文所说日军阵亡“10000人左右”的差距未免太大。
因为在4月7日,濑谷支队和坂本支队从台儿庄撤退的时候,主力已经被我方击败,逃窜人数虽然多,但后续被我方歼灭人数却非常少。
如果9000算为10000左右的话,于学术角度来说,有些过于笼统。
(坂本支队军官)
再说准确性的问题,如果不考虑精确数字,日军被歼灭8000人的数字到底是否正确?
还是同样的问题,张宪文得出的“8000”这个数字,来源于日本公布的徐州会战死亡人数。这个时间跨度是太大了,而且即便“11984”这个数字很精确,但也只是精确而已了。
这是不可避免的,战场上的情况比较特殊,可能有战时逃亡者,战后逃亡者,重伤抢救失败者,死亡未被统计者,未登记在册阵亡者。
以至于不管是日本自己还是我国军队,都不能得到准确数字。
(徐州会战示意图)
再加上张宪文是估算而出8000人的数字,所以其正确性并不高,也只能供以参考。
那么台儿庄战役日军到底阵亡多少人?大家注意,在这种事情上,我们需要较真。
正所谓一寸国土一寸血,这是用我国5万战士的生命换来的。
既然我国军队因为条件差、困难多、任务艰巨而导致不能得到台儿庄战役具体牺牲人数,那统计敌人的被歼灭人数也不失为是一种告慰。
(抗战勇士)
三、台儿庄战役日军被歼灭人数最精准的数字
想要弄清楚台儿庄战役日军阵亡人数,还是要从日军的资料中出发。
根据日本在1938年6月发布的《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中的内容。
日军坂垣军团自临沂战斗开始,阵亡1281人,负伤5478人。
日军矶谷军团自滕县战斗开始,阵亡1088人,负伤4137人。
两支部队一共阵亡2369人,负伤9615人,合计11984人。
(坂垣军团时任指挥官坂垣征四郎)
不过这个数字虽然精确,但仍然存在之前的问题,那就是日军所认为的台儿庄战役的时间跨度太大了。
其所指台儿庄战役的时间,是3月14日,濑谷支队到藤县支援开始,一直到5月12日徐州会战结束之后,这将近两个月的时间。
所以这个数字,包括了台儿庄战役以及之后的其他战役。不过这里坂垣师团的伤亡数字基本上是可以确定的。
因为自从3月18日受重创撤退之后,坂垣师团就没有再参与台儿庄战役。直到10月才再度向两广地区侵略。
(坂垣师团)
也就是因为日本公布的这一精确数字,台儿庄战役中日军被我国歼灭的人数锁定在了12000人左右。
在后面的考证中,我国史学家也有自己的看法,比如郭岱君主编的《重探抗战史》中提到,台儿庄战役,濑谷支队伤亡2000人左右,坂本支队伤亡5000人左右。
这两支队加在一起伤亡7000人左右。
如果再加上前面提到坂垣师团,和矶谷师团其他支队的阵亡人数,这个数字就来到了约1万人,要超过陈宪文所提的8000人。
那么郭岱君这个数字是否准确呢?
在书中他提到,得到濑谷、坂本两支队的阵亡数字,主要参考的是“张宣武等亲身经历者回忆文章”和《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徐州会战)
多年以来,我国在台儿庄战役日军被歼灭的人数上一直都有争议,前面已经说明为何如此。
在2007年人教版3语文选修课本中,曾经标注台儿庄战役,中国军队歼灭敌人2万。
抛开其他的原因不管,我们就来说说日军阵亡2万人是否正确。
从前面的考究之中,日军伤亡2万人是一定不正确的。不管是沿用日本的资料,还是我国的资料,这个人数都应该在1万人上下。
再如唐士文所著论文,其中提到台儿庄战役敌军伤亡9000人左右。
(台儿庄战斗)
那么已经淘汰的课本中,2万人数字是从何援引的?
根据研究,这个数据可能来自由荣维木主编的《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中的内容。其提到坂垣师团和矶谷师团的人数为2万,共伤亡8000人。
这里也有一个错误,就是坂垣、矶谷两师团的人数,前后共投入5到6万,仅台儿庄战斗刚打响的时候,矶谷师团就有4万人。所以这个数字错误,并被引用错误。
总结起来,我军在台儿庄战役共歼灭敌人数字应该在8000-12000人左右,精确数字在11984人。
为了这12000名侵略者,我国军队付出了巨大代价!29万将士浴血奋战,致使5万将士牺牲才换来……
(抗日战士)
战争是残酷的零和游戏,也从不会有人获得完全胜利,哪怕我们的前辈奋起抗争赢得最终胜利,但也失去了数不清的生命,破碎了无数的家庭。
直到现在,我国伤亡人数还没有一个明确数字,这注定都是无法精确统计出来的,因为日本侵略者的屠戮给我们的疼痛太深了……不过还希望大家记住以下数据:
抗战时期,我国军队阵亡人数在320万,军民阵亡总数,超过了3000万,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金,间接经济损失超过了5000亿美金!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人民英雄,重锤不朽!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属于商业类别宣传。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