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概况
211、双一流、教育部直属,教育部、财政部、湖北省共建。位于湖北武汉。
二:学校简史
学校前身是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创建,并由第二书记陈毅担任筹备委员会主任的中原大学。
1948年,中原大学在河南宝丰正式成立,范文澜担任校长。1949年,中原大学迁往武汉。
1951年,中原大学教育学院与私立华中大学合并后改组成为公立华中大学,后成长为今天的华中师范大学。
1952年,中原大学招收“民族干部培训班”,将中央民族学院中南分院并入学校,成立中原大学民族学院,后又经中南军政委员会指示独立出来,即今天中南民族大学的前身。
1953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以中原大学财经学院、政法学院为基础,先后整合中南六省河南大学、中华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南昌大学等高校优质的财经、政法教育资源,分别成立中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
1958年9月,中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及中南政法干校、武汉大学法律系合并成为湖北大学。
1971年12月,湖北大学改名为湖北财经专科学校。1978年1月,更名为湖北财经学院,成为首批恢复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高校之一。
1984年12月,以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为基础,恢复重建中南政法学院。
1985年9月,湖北财经学院更名为中南财经大学,邓小平亲笔题写了校名。
2000年5月,中南财经大学和中南政法学院合并组建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05年9月,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11年6月,进入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行列。
2012年10月,教育部、财政部、湖北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7年9月、2022年2月,入选首轮、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三:学科建设
60个本科专业,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四:师资
国家级领军人才7人,国家级青年人才12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者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9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高校名师、全国教育系统优秀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等12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1人。
五:报考注意
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进档考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身体健康状况符合相关专业培养要求且服从专业调剂,学校原则上不退档。
对教育部和各省(区、市)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全国性政策性加分,学校认可考生其中最高一项加分,且最高不超过20分。
确定录取专业(类)时,以考生投档成绩为准,实行分数优先原则。投档成绩相同时,按各省(区、市)确定的同分排序细则录取;如考生所在省份未提供同分排序细则,按考生高考文化成绩总分(不含政策性加分,下同)高者优先分配专业;高考文化成绩总分也相同时,专业相关科目(理工类为数学+综合,文史类为语文+综合,下同)成绩高者优先分配专业;专业相关科目成绩仍相同时则使用预留计划予以录取。
所填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的考生,如果服从专业调剂,将调剂到招生计划尚未完成的专业。所填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又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作退档处理。
外国语言文学类〔含英语、商务英语、英语(翻译方向)、日语、俄语、法语〕只招收本语种和英语语种考生。
公安学类在提前批次录取或各省(区、市)相应批次录取,执行普通本科第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或特殊类型控制分数线,仅招收有公安学类专业志愿的考生。学校不单独组织体能测试和面试,各省(区、市)无特殊要求的参照普通高考体检结果。考生身体条件要求:1.五官端正、面部无明显特征和缺陷,身体无各种残疾;2.无色盲、色弱,双眼矫正视力不低于4.7; 3.男性考生身高不低于1.68米,女性考生身高不低于1.58米;4.两耳听力正常;5.无口吃;6.无传染病。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规定的男女比例控制要求,女生录取比例控制在15%以内,男女招生计划在各省(区、市)分别下达。
六:优势专业
1:双一流学科
法学
2:国家重点学科
财政学、金融学、民商法学、会计学
3: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经济史
4:第四轮学科评估
法学 A-、应用经济学 A-
统计学 B+、工商管理 B+、公共管理 B+、理论经济学 B
哲学 C+、马克思主义理论 C+、农林经济管理 C+
管理科学与工程 C、外国语言文学 C-
七:科研
部级科研机构
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